English

会馆的故事

2006-12-07 17:09:00 来源:博览群书 梁 勇  我有话说

上个世纪四十年代,旅居重庆的窦季良先生,在重庆城区进行有关会馆的“田野调查”,搜集到大量会馆碑刻、账簿等资料,在此基础上,窦季良先生从乡土观念、组织演化、集体象征、功能分析等四个方面分析会馆的功能及其作用。(窦季良:《同乡组织之研究》,重庆正中书局,1943年)从后来者的眼光看,这部专书虽然

略显单薄,甚至还不是纯粹的学术专著,但如果我们把窦季良的研究放到近百年的会馆史研究序列之中,就会发现,虽然自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国内有关会馆史研究的专著或论文也出了若干,他们在问题意识和研究理路上并没有突破该书的研究框架。换言之,其后的研究者基本上也把问题集中在会馆自身运作、功能及其所带来的影响等方面。

顾德曼(Bryna Goodman)在《家乡、城市和国家――上海的地缘网络与认同,1853~1937》中讲述的有关十九世纪中叶以来上海地区的会馆故事,从会馆、地方社会与国家之间的互动关系的角度,梳理了不同时期会馆所面临的中心问题及处理策略。作者将这些看似零散的故事按一定时间脉络串起来后,让我们惊讶地发现,原来作者已经描述了一个被近代以来学界所公认的“传统”组织迈向近代的完整过程。通过对这个跌宕起伏的过程的描述,作者提出了她对时下一些经典理论的看法。读毕此书,让我们不能不钦佩作者严谨的论证思路和有理有据的学术推理。

该书共分九章。第一章为全文的铺垫,对几个关键词进行了界定。第二章讲述的是1853年上海小刀会起义与会馆的故事。太平军占领南京后,上海地方当局允许广东、福建会馆集结乡勇。会馆招募了大批闽粤水手,但不久即因资金匮乏而解散,这批乡勇大多加入会党,以致于地方政府认为会馆首事即是会党首领,而加以逮捕。第三章分析会馆活力及权威的来源。在本章中,作者分析了会馆首事中精英与非精英的作用。会馆权威来源于提供公共服务,包括殡葬、有关会馆的仪式活动等和为维护本团体的声誉所做的工作。第四章充分展现了作者宽阔的研究视野,将对会馆的研究从会馆本身拉进了更宽广的地方社会之中。作者认为,随着商业网络的扩展,会馆的功能在事实上构成了一种多城市的,甚至是全国性的网络,通过这一系统,他们把势力伸向全国。同时上海的会馆也帮助上海地方当局,征收捐税、负责地方治安。甚至他们还加入到国家政策的执行中,如洋务运动期间,上海的广东会馆大量投资轮船招商局。第五章的故事是紧接着第四章来的,在这章里,作者讨论了会馆如何与外国殖民者打交道的问题。作者从个案的研究出发,认为二者的关系基本上是相互合作又相互冲突。在第六章中,作者将对会馆的研究引伸到了近代发生在上海的大历史之中,即:反帝与共和革命。作者通过对1904年周生友事件、1905年反美抵货运动等事件的分析,认为同乡利益和国家利益能够实现互补。(第140页)至于会馆是如何参与共和革命的?作者发现早期的革命者几乎全是通过同乡会、会馆纽带联系在一起的。第七章讨论的是进入民国以后,会馆自身的调整及具有新式内容的同乡会的出现。作者发现,在各种“现代”问题面前,会馆对自身的组织形式及参与的事务进行调整,如在会馆的管理中实行民主的方式。第八章作者讲述了会馆在民族国家建设中的作用。作者从两个方面来展开,首先是对会馆在五四运动期间作用的考察,作者通过对当时发表在报纸上的会馆的申明和会馆会议记录的分析,发现上海的会馆在这场运动的发起和运动过程中起了很大的作用。其次是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国家力量通过各种方式渗透入同乡会,同乡会仅作为人民团体或公众团体而存在,失去了原有的社会动员能力,虽然它们也通过各种方式将影响渗透进入了国家政权内部。

第九章为结论部分,作者在这里对考察中国情况的两个主要诠释构架提出质疑。第一个是有关“文化”的理论,作者认为文化是处于不断变化之中的,同样的道理,同乡观念也处于不断的变化之中,不能以“传统”与“现代”截然二分的观点来理解会馆。第二个是质疑通过西方的“现代性”标准来认识中国的有效性问题。作者认为“现代性”标准来自于西方的经验认识,与发生在中国的事件并没有必然的联系。

从上面的简单介绍中我们可以看到,本书至少在两个方面的讨论突破了以前的会馆史研究范式。

其一,作者将对会馆史的研究置于具体区域发展的脉络之中,从会馆史的近代化过程能够看到本地区域的发展过程。也就是说,作者不再把上海的广肇公所、潮州会馆、四明公所等会馆组织从上海地域社会中隔离出来,然后“就事论事”。作者提供给我们的,不仅仅是会馆在维护乡谊、捍卫本乡名誉及会馆自身管理等方面的故事,也看到会馆首事如何参与到上海社会的地方政治之中。全书可以说包含了两条线索,一条是上海地区会馆从上海开埠之初作为旅沪同乡团体到南京国民政府时期成为具有“现代性”的公民团体的转变过程,与这个过程相伴的是民众民族主义形成的过程;另外一条线索就是上海从十九世纪中叶以来一百多年的发展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上海经历了小刀会起义、反帝运动、共和革命、五四运动等重大历史事件。作者将这两条明暗相间的线索梳理得十分清晰。其次,先前的会馆史研究主要从共时性角度进行讨论,在这个框架下面,我们缺乏对不同时代会馆所处理的问题的理解。该书充分展现了不同时代会馆处理的中心问题,也借此把握了上海不同时代的特征。

其二,作者将近代以来发生在上海的大历史有机地纳入到她对上海地区会馆史的研究之中,并从她的角度丰富了我们对以前所熟知的历史事件的理解。举两个简单例子来说。1853年发生在上海的小刀会起义,一般认为这是天地会等地下秘密会党领导的反清起义。本书告诉我们,其实事情还不只这么简单,广东、福建等地的会馆在上海的强大影响力其实是促成这次起义的主要原因(第48~50页)。这次起义最后失败,也能从两地会馆之间的不和找到原由,例如福建人主张处死广东籍的道台吴健彰,而广东人不同意。省籍之间的不和比比皆是,最终“没有提供一种超越各种同乡群体私利的思想观念”。(第51页)另外一个例子是对五四运动的理解。以往五四运动研究很少强调这场运动与会馆等同乡组织之间的关系。从常识的角度也很难理解一个倡导新文化、反对传统、张扬民族主义和现代性的五四运动与传统的、保守的会馆会有什么关系。作者经过对五四运动期间上海地区的学生、商人及工人的联系网络进行分析后发现,会馆在这场空前的社会运动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第192~198页)这种重新书写大历史的例子还有多处,如洋务运动、二十世纪初期的反帝运动、辛亥革命等等。

如果说本书还有不足之处的话,似乎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说。首先,可能是运用材料的限制(作者对会馆具体运作的分析主要使用的是报刊材料,而较少用会馆自身的材料)。对会馆内部的具体运作,作者并没有给我们一个比较清楚的画面。举个例子来说,十九世纪中后期有关宁波会馆墓地的两次冲突,我们从作者的讲述中很难看到会馆首事(包括精英与非精英)是怎么处理这个难题的,他们内部的意见是冲突还是一致?他们是如何进行会众动员的?他们又是如何与上海地方政府及法租界当局进行沟通的?第二,上海地区的会馆从1853~1937年间,经历了种种的变故,会馆自身结构也发生了许多转变,这种转变的动力是什么?与所处的地方社会有何关系?作者并没有告诉我们。

(《家乡、城市和国家――上海的地缘网络与认同,1853~1937》,顾德曼著,宋钻友译,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12月版,38.00元)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